便民资讯
“五一”假期健康风险提示
  • 信息来源:市卫生健康委
  • 发布日期:2024-04-30 14:27
  • 浏览次数:

五月正值春夏交替之际,部分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季节。“五一”假期人员流动性上升和聚集性活动增加,可能加大新冠等传染病疫情传播风险。现将主要健康风险提示如下:

一、呼吸道传染病

流行性感冒:近期我市流感活动水平下降,目前天气时冷时热,假期人员流动性增加,流行性感冒发生的风险增加。

新型冠状病毒:我市新冠疫情仍保持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,形势总体平稳,但新冠病毒仍在变异,疫情存在一定的反复性。

百日咳:1岁内婴幼儿特别是小于5月龄未完成全程免疫、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免疫力自然消退是百日咳发病主要原因。

健康提示:

(1)出行人员提前了解目的地天气以及传染病流行情况,做好防护准备,科学佩戴口罩等,避免疲劳驾驶,尽量错峰出行。

(2)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做到“勤洗手、吃熟食、喝开水、勤通风、晒衣被”;均衡饮食,保证睡眠,适量运动,提高自身的免疫力。

(3)做好流行性感冒、新冠、百日咳等疫苗的接种工作,提高重点人群疫苗的接种率。

二、虫媒传染病

登革热:登革热是一种通过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,我市的优势蚊种以白纹伊蚊为主。当前我市出国(境)劳务人员较多,“五一”假期去国(境)外以及国内登革热疫情重点地区探亲旅游人数大幅增加,存在输入传播风险。

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(SFTS):主要是由蜱虫叮咬引起的一种疾病,近期周边省市发生SFTS风险较高,郊游或在野外地带活动未做防护时可能会被蜱虫叮咬,增加感染发病的风险。SFTS发病症状不典型,不易被及时发现,容易被误诊。

健康提示:

(1)出国(境)或前往国内登革热疫情重点地区前应了解目的地登革热流行情况,使用蚊香、蚊帐、灭蚊器和驱避剂等防蚊设施;从疫区返回后14天内,密切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,特别是发热、头痛、关节痛等,如果出现疑似症状,应立即就医,向医生说明近期旅行史和可能的蚊虫叮咬史。

(2)尽量减少在树荫、草丛、凉亭等地长时间逗留;外出时最好穿浅色、紧口的长袖上衣和长裤,不要裸露脚踝等不易察觉的部位。

(3)一旦发现有蜱虫钻入皮肤,不要生拉硬拽,应尽快找专业医疗机构取出,如出现发热、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

三、食源性疾病

5月份,随着气温升高,食物腐败变质引起的腹泻病例数会有所上升,伴随“五一”长假到来,外出旅游等人员聚餐增多,以微生物感染为主的食源性疾病发病将会明显增加,同时5月份雨季将至,各种野生菌大量生长,每年自采误食毒蘑菇事件也时有发生。

健康提示:

(1)保障原料安全。保证原材料和水的安全。不食用野生蘑菇。尽量选择新鲜优质的食材,并注意查看食品包装完整性和保质期。

(2)生熟食物要分开。生肉、禽、蛋及海鲜类食物容易携带各类病毒、细菌和寄生虫,如果不与其他食物区分,易发生交叉污染。处理生食时最好使用专门的刀具和案板,储存食物时也要注意生熟分开、荤素分开,确保安全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分享到